返回首页

旗袍的演变?

247 2024-10-14 21:44 admin   手机版

一、旗袍的演变?

顺治年间(公元1644年),清世祖入关,定都北京,继而统一全国。随着政权的初步稳固,开始强制实行服制改革。至此传统服饰汉服几乎全被禁止穿戴,相传千年的上衣下裳的汉服形制只被保留在汉族女子家居时的着装中。庆典场合不分男女都要着袍,各类袍服名目繁多,有朝袍、龙袍、蟒袍及常服袍等之分。

从字义解,旗袍泛指旗人(无论男女)所穿的长袍,不过只有八旗妇女日常所穿的长袍才与后世的旗袍有着血缘关系,用作礼服的朝袍、蟒袍等习惯上己不归为“旗袍”的范畴。从顺治、嘉庆年间屡次颁布的禁令中,满族女子违禁仿效汉族妇女装束的风气之盛。至清后期,亦有汉族女子效仿满族装束的。满汉妇女服饰风格的悄相交融,使双方服饰的差别日益减小,遂成为旗袍流行全国的前奏。

二、旗袍的历史演变?

1840-1911年

晚清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晚清 旗袍的起源

在浓厚的封建礼教氛围中,女星身体的曲线好不外露。旗袍裁制采用直线,胸、肩、腰、臀完全平直。这时候的旗袍染上了古典诗的韵味,寂寞惆怅谁人诉?!她湿润、柔软成一枚清词,长满了细细密密的青苔般的相思。

1912-1949年

民国

寻求解放的大气候,荡涤着服饰妆扮上的陈规陋习。民国年间,旗袍趋向于简洁,色调力求淡雅。展现东方女性的婉约之美,体现中华女性的自然之美。旗袍终于从“庭院深深深几许”的深宅大院中姗姗走来。

民国 内敛的时尚

一袭旗袍,百样风情。民国时期的四大美女:林徽因,清秀、智慧;陆小曼,美艳、婉约;周旋,天真、甜美;阮玲玉,骨感、妩媚。

我们身处民国,热爱上了西方的美学。随着西方文化东进,表现在女性服饰上,从遮掩曲线到追求突出曲线却又保持内敛成为时尚。

1981-2000年

现代

中国女性历来以贤淑、端庄为美,时间轮转,时代变迁。虽然女性的社会地位、社会职能有所变化,旗袍仍然是展现贤惠、典雅中华女性之美的元素。

现代 旗袍的盛行

我们开始重拾中华民族传统服饰,而承载着东方人对时尚的诠释、对美的注解的旗袍理所当然的成为了中国的国服,并被作为一种有民族代表意义的正式礼服出现在各种国际社交礼仪场合。

2001-至今

世界

一袭旗袍造就了完美东方女性的经典,即使没有金银相称、珠玉点缀,一领一叉的窈窕,优雅内敛的表达,把女人的妩媚、温柔与性感演绎到极致。

百年旗袍 华丽转身

东方元素备受国际时尚界瞩目的今天,旗袍不像其他文化遗产会被送进博物馆,而是成为了时尚尖端的顶级时装设计师与社会潮流人士的挚爱,但它在与时尚为伍时,却永远都是那么的高高在上,旗袍与美再次成为世界的焦点。

三、李的演变意义?

李,汉语常用字 ,读作lǐ。最早见于《说文》——李,李果也。基本含义为落叶小乔木,果实称“李子”,熟时呈黄色或紫红色,可食;引申含义为用“桃”“李”共患难来喻兄弟相爱相助,后喻互相顶替或代他人受过)、姓、古同“理”,古代法官的代称。

李的常用词组为李八百、李白、李夫人、李公佐等。包含李的常用成语为李代桃僵、瓜田李下、投桃报李、李白桃红等。

四、小篆的演变意义?

小篆虽只是汉字形体演变中的一种字形,却具有重要的历史与现实意义,因而特别需要予以重视。

小篆对汉字发展的历史进程,乃至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都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秦始皇以小篆统一文字,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东汉许慎以小篆为体系撰著《说文解字》,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有系统的文字学著作,也是第一部字典,使小篆成为中国古代研究、理解、传播文化的重要中介工具。小篆对中国文化的普及和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功绩。

小篆对于今人全面深刻地认识汉字也起到极为关键的作用。小篆虽属于古代文字,却有着古今文字的综合特征,它既有古文字的特点,又初露今文字的端倪;它上承甲骨文、金文,下启隶书、楷书和现代汉字,是汉字发展进程中一个关键性的阶段。有文字学家指出:小篆体现了汉字发展的全部趋向、全部规律,也体现了汉字构形的全部精神。

五、旗袍的由来及其演变过程?

      旗袍是我国一种富有民族风情的妇女服装,发源地是“帝都”北京。                    

       旗袍由满族妇女的长袍演变而来。因为满族分为八色军旗,通称“八旗”,也被称为“旗下人”,简称“旗人”,而他们穿着的衣服也被人们顺理成章地称作“旗袍”,即“旗人所着之袍”的旗袍与名媛意思。而北京是旗人聚居最多之地,所以直至清末民初,“旗袍”都是属于京派文化。                                                

       满族人是一个骑在马背上的民族,在1644年入关之前,他们长期居住在东北长白山一带,以游牧渔猎为生。                       

        他们在半耕半牧的生活和频繁征战中,为了遮挡风沙烈日而逐渐形成了穿着宽腰直筒式的服装:圆领或立领,侧面开襟,四面开衩,长及脚面。有衬衣和氅衣两种。这种满族长袍与耕种文明的汉族人所穿的长袍大不相同,他们穿起来很适宜,当需要骑射或做比较激烈的活动时可以随便将袍的前襟撩起来系在腰间,有明显的游牧民族特色。 

      当时旗人无论男女都穿这种服装,男的穿着叫长袍,女的穿着叫大衫。满族人入关以后,生活不可避免地汉化,“旗袍”也按性别逐渐分化,男人的主要服装变为长袍、马褂和长裤,女人的主要服装仍是宽腰身直筒子式的长袍,此时女子的长袍才是现代意义上的旗袍的真正始祖。

六、旗袍的演变与创新课文解析?

旗袍的演变与创新是一篇深入解析旗袍历史与现代创新的文章。文章首先介绍了旗袍的起源和早期发展,强调了其在中华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随后,重点分析了旗袍如何适应时代变迁,通过面料、剪裁等方面的创新,满足了现代审美和实用需求。

此外,还探讨了旗袍在国内外的影响和流行趋势,展现了这一传统服饰的独特魅力和无限可能。

七、旗袍演变的四个阶段?

一、民国时期20年代

民国时期20年代的旗袍,是很多人心中的白月光。风行于20年代的旗袍,旗袍文化起源于中国上海,旗袍当时是民国时期中国妇女开始穿着的一种带有传统风格的长衫,脱胎与清代满族妇女之袍,故称其为“旗袍”。旗袍是有汉族妇女在穿着中吸收西洋服装式样不断改进而定型的,当时的变化并不复杂。

二、民国时期30、40年代

民国的30到40年代是旗袍的黄金时代,也是近代中国女装最为光辉灿烂的时期,就是此时,旗袍奠定了它在女装舞台上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成为中国女装的典型代表。这一时期的改良旗袍在结构上吸收西式裁剪方法,袍身更为称身合体,兼收并蓄中西服饰特色,旗袍样式也很多,开襟有如意襟、琵琶襟、斜襟、双襟等,领有高龄、低领、无领。袖口有长袖、短袖、无袖,开衩有高开杈、低开杈,还有长旗袍、短旗袍,夹旗袍,单旗袍等。

三、旗袍文化介绍的演变成长历史

不少旗袍文化介绍中有资料表明, 60.70年代是旗袍文化被冷落的20年,从1966年至1976年的“文革”是传统文化的浩劫,也是旗袍文化的灾难。80、90年代的旗袍已经辉煌难再,整个80年代,一直有人预测旗袍将会流行。尤其是80、90年代,女性的理想形象又有所改变,高挑细长、并肩窄臀的身材为人们所向往。但出人意料的是只有少数人在穿,并出现了一种具有职业象征意义的“制服旗袍“(礼仪小姐、迎宾小姐和女性服务员)。

四、90年代以来旗袍的发展趋势

近20年来,改良旗袍受国际时装流行思潮影响颇大,低领、无袖、紧腰、高开衩、超短、袒胸、裸背等各种形式变化无穷,珠片、刺绣、毛皮饰边、织物印花等工艺装饰大放异彩,颜色绚丽、跳跃,浓重、柔和,大胆突破了旗袍就有的模式;既保留了原有的特点,有融入了创新的意识,旗袍与时装了联手共存,从一种崭新的角度,用一种崭新的观念,抒发着一种崭新的情怀,呈现出国际化趋势。

八、秃宝盖的演变意义?

关于秃宝盖的字在甲骨文中"冖"像"一"字两头下垂,像布巾蒙覆形,又像原始的帽子,表示覆盖,遮住的意思,所以认定,秃宝盖的字几乎都与覆盖有关,如"冠"、"冢"等。

九、元的字形演变意义?

“元”是指事字。甲骨文从兀(削去人的头发),又用短横指明头的部位,以表示人头。金文大致相同,小篆的形体整齐化。隶变后楷书写作“元”。

《说文·一部》:“元,始也。从一,从兀。”(元,开始。由一、由兀会意。)

“元”的本义就是头。如《左传·僖公三十三年》:“狄人归其元。”意思是狄人送还了他的头。

引申指人们的首领。如“元首”。又引申为开头、开始或第一。如《公羊传·隐公元年》:“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

十、明的意义演变?

明,汉语一级字,读作mèng或míng,最早见于甲骨文,其本义是日月交辉而大放光明,即《说文解字》所谓的“照也”,后延伸出照亮、点燃、公开的、天亮等含义。

明,会意字。在字形上,早期甲骨文中的“明”字由“日”“夕(月)”组成,表示日月交辉而大放光明之意。后期甲骨文中的“明”字将“日”改写为类似“囧”的窗格子形状,在“明”字的演变到隶书过程中,这个形状始终保持着,因而自此至楷书以前“明”字都表示月亮照窗。

金文中的“明”字在此基础上将“夕”改写为“月”,由此发展为秦代小篆中的“明”字。隶书中的“明”字则分为两类:第一类承续小篆字形,在楷书中写作“朙”,简化后作为“明”的繁体字;第二类则先将左边的字形改写为“目”,然后再改写为“日”而恢复了早期甲骨文中“明”字的字形和字义。在字义上,“明”字的本义是日月交辉而大放光明,由此引申指照亮、点燃、公开的、天亮等。

猜你感兴趣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