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旗袍的起源,一直是众说纷纭。作为最具代表性的中国服饰之一,旗袍如今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所接受,成了中国元素在国际上的代名词之一。不过旗袍虽然很美丽,但是对于着装者的身材要求也很高。
此外,旗袍在两边开叉的设计风格也是许多人热衷于议论的话题。人们一直觉得很好奇,好端端的旗袍为什么要设计成两边开叉呢?这就不得不说起旗袍的起源了。
关于旗袍的起源,有好几种说法,但最主要的有两种。一种说法认为,现代旗袍的雏形起源于两千多年前西周时代女性穿的麻布窄形筒装和先秦时期的女性深衣。经历了许多朝代的发展,到了民国时期,终于形成了旗袍。旗袍融合了中、西方服饰的特点,既有西方流行元素的影子,又有古老中国人含蓄、典雅的人文元素。
经过能工巧匠们的改良后,旗袍变得越来越贴身了,变得可以很好地展现东方女性的曲线美。不过,由于旗袍过于紧身,有的时候反而会限制活动,所以设计师们才想出了在衣服两边开叉这样的鬼点子,目的是方便活动。这样的人性化设计可以方便女性入厕。不然的话,旗袍光是美则美矣,到了上厕所的时候反而会比较麻烦。
在民国时期,旗袍一度十分流行。当时也是思想解放、追求男女平等的激进时代,旗袍作为一种别样的服饰,正好深受众多女性的喜爱,比如宋庆龄、宋美龄、林徽因、陆小曼等等。
此外,还有一种说法是出自于《中国古代服饰史》,也是目前较为接受的说法。这种观点则认为,现代旗袍是直接从清代的满族妇女(旗女)的袍服发展而来的服饰,所以其名为旗袍。
由于历史上的满族(女真族)是能征善战渔猎民族,无论男女都要从事劳作。袍服的两边开衩就是为了方便劳作和骑马设计的。只不过后来,袍服演变为了旗袍,也保留了两边开叉这个原始的风格。不过不论是出于那种原因,旗袍确实已经成为了中国元素的代名词。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